您现在的位置是:时事速递网 > 生活
重磅数据回升!房价要涨了?
时事速递网2025-04-05 06:00:59【生活】82人已围观
简介
正文 每个月的中旬,我们都会解读上个月的经济数据。 这么做的目的,是为了感知经济形势的变化,明白我们所处的阶段。 比如,是继续向下,还是复苏爬坡… 宏观经济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复杂的整体。 作为个体,看经济就像盲人摸象。 更多
正文 每个月的中旬,我们都会解读上个月的经济数据。 这么做的目的,是为了感知经济形势的变化,明白我们所处的阶段。 比如,是继续向下,还是复苏爬坡… 宏观经济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复杂的整体。 作为个体,看经济就像盲人摸象。 更多时候,人们喜欢站在自身的经历和立场上判断经济的冷暖,忽视了经济整体的趋势,这样是不利于我们的投资和工作决策的。 这个10月——经济数据要比以往更加重要。 因为,10月既是四季度的开端,又是“9·24”一揽子宽松政策后的首个月份。 救市的效果如何,就藏在这份成绩单里~01 首先,看反映资金需求的指标——社融。 10月的社融挺有意思的,一些机构和媒体是这样评价的:总量平稳,结构优化~ 翻译成人话,就是总的借钱规模变化不大,但终于不再是政府苦苦支撑了,居民也开始借钱了。 先看总量。 央妈表示,今年前十个月的社融增量累计是27.06万亿。 什么水平? 这么说吧,当你看到央妈没有单独披露10月的数据,而是用“前十个月”这种迂回的表述,就基本可以判断10月的数据不咋地了~ 事实也的确如此。 ——扣掉前9个月数据后,10月新增社融只有1.4万亿,同比少增了24%。 既然同比少了两成以上,为什么还说“总体平稳”呢? 因为去年10月比较特殊,当时政府发行了很多特殊再融资债,导致去年的基数是偏高的。 如果再往前倒,往年同期的数据是这样的:——2023年10月,新增社融1.84万亿;——2022年10月,新增社融0.9万亿;——2021年10月,新增社融1.6万亿;——2020年10月,新增社融1.39万亿。——2019年10月,新增社融0.87万亿。 不难发现,和往年平均水平相比,今年10月1.4万亿的社融,其实算不上差,用“平稳”二字形容,没毛病。 为啥说结构上有亮点呢? 因为居民贷款终于开始触底回升了! 10月份,居民贷款新增了1600亿! 这个金额,对比巅峰时期动辄万亿的规模,肯定不算多。 可问题是,去年同期还是减少的,今年终于实现了转正,意义非凡。 这新增的1600亿居民贷款中,短贷大概500亿,中长期贷款1100亿。 中长期贷款主要构成就是房贷,新增1100亿是个什么水平呢? 这么说吧,我们的住房贷款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减少,这期间伴随着的是楼市的连续阴跌。 10月,住户贷款终于转为正增长,说明居民借钱的意愿慢慢起来了。 也说明“9·24”以来的宏观政策大礼包,老百姓是认可的,居民加杠杆的意愿在企稳回升。 随着新的政策继续加码,已有政策不断落地,市场看多的声浪会进一步扩散,那些原来观望的,也会慢慢拾起加杠杆拥抱优质资产的信心。居民贷款意愿回升,如何把握不同城市的复苏节奏?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和库存等关键数据,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,具体可以看文章02 聊完了社融,再看货币。 M2已经来到了309.7万亿,同比增长7.5%,增速是近7个月以来新高! M2代表的是印钞速度和货币总量,M2大增,说明货币宽松不是喊口号而已,水确实是放出来了。 M1更是在连跌6个月之后,首次回升! M1反映的是市场上的活钱,反映的是信心。 因为大家投资也好、消费也好,都需要把定期的钱转为活期,把死钱转成活钱,这个过程必然增加M1的数值。 M1回升,说明市场上的钱开始出来搞事情了,最近股市和楼市的火热,和M1的企稳回升是呼应的上的。 不但M1和M2都出现了回升,二者的剪刀差也有所收窄。 M1和M2的剪刀差是啥意思? ——基本代表了“死钱”。 居民和企业赚了钱,不消费、不投资,齐刷刷存到定期、基金理财,那就会推升M2、压缩M1,导致M1和M2剪刀差扩大。 这当然不是好事,因为我的支出就是你的收入,如果大部分人只存钱不消费,必然就导致另外一部分人的收入减少。 经济就会螺旋下行,甚至陷入通缩,人们会更加进行防御性储蓄,恶性循环。 我们的M1和M2剪刀差已经连续走扩很久了,9月份更是创下了1996年以来的最大记录,达到14.2%。 10月份在新政刺激下终于迎来了好转,剪刀差从14.2%收窄到13.6%。 说明“死钱”在慢慢流出,变成“活钱”搞事情。 M1回升和剪刀差收窄的背后,是居民的基金、债市、定期存款等理财搬家,投入到了股市和楼市。 很多人不懂为什么流入股市的钱是计入M1的。 道理很简单,股票账户里的现金部分,是随时可以提现使用的,这符合M1的范畴。 除非你股票账户永远满仓,永远热泪盈眶,否则,一定会给M1做出贡献。 “9·24”以来,政策大招拉满,大量新股民、回锅肉进场,加上老股民取钱加仓,共同推升了股市的成交量。 10月份A股每天两市成交额几乎都在2万亿左右,这比9月的低谷期放大了3-4倍! 本着“有量后有价”的原则,这轮牛市也走的有模有样,上证指数已经从“9·24”的2700多点拉升到现在的3400点上方。 除了股市,也有不少钱流入了楼市。 10月份,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.7%。 广州、深圳、南京、宁波、大连、东莞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过30%! 二手房方面,北、上、深、杭的成交量都超过了50%! 我经常和大家说,不要小看我们的住房需求。 很多时候,大家不是不想买房,不想要好的居住条件,也不是给不起首付,而是对未来收入和还款来源缺乏信心。 可一旦宏观政策踩油门,通胀预期抬升,不管是资产升值的预期,还是政策落地慢慢传导到收入和信心的催化,都会加速资金入场。 虽然10月楼市的成交量放大幅度远不及股市,但从历史上看,股市走牛后一段时间,在“股市财富效应+货币政策+楼市刺激”的多重因素影响下,楼市的行情只会迟到,不会缺席。 只是,恐怕到时候又会上演残酷的剧本 ——先进的吃肉,中间进的喝汤,最后进的站岗。中产阶层如何实现资产增值保值,可以看文章03 最后,说几句。 从10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,复苏的火苗已经点燃,这是确定无疑的。 要想实现全年的经济目标,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政策还会继续发力。 比如,政府发债大概率会提速,针对楼市相关的利好也会继续出炉,支撑11月和12月的经济数据更上一层楼。 数据的正反馈又会进一步反哺资本市场的预期和信心,维持住股市和楼市的成交量,为接下来传导到实体经济积蓄力量。 总之,要从小火苗演变成星火燎原,否则,这场爸爸对市场的“预期管理”就不会结束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很赞哦!(93)
下一篇: 磅